在數字化安防時代,企業單位廣泛部署監控系統,用于保障人員與財產安全、維護運營秩序。而監控視頻保留時長,成為關乎數據價值、合規運營及責任界定的關鍵議題。相關部門與行業依據不同場景與風險程度,制定了細致要求。
公共服務與民生領域,對監控視頻保留時長有著明確且嚴格的規定。在電梯運行管理方面,湖北于 2025 年施行的條例指出,電梯監控視頻數據至少保存三十天。這一規定旨在確保電梯運行出現異常或事故時,能夠回溯視頻資料,精準定位故障原因或事故責任。商場、寫字樓等人員密集的商業場所,因其人流量大、安全風險復雜,也面臨著時長要求。部分地區規定,此類場所的公共區域監控視頻需保存 30 天以上,如內蒙古出臺的辦法明確,系統圖像存儲時間應在 30 日以上。這有助于應對突發治安事件、消費者糾紛等情況,為后續調查處理提供有力證據。
教育與托育行業,基于對未成年人特殊保護的考量,對監控視頻保留時長有著相對較長的要求。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并于 2024 年 4 月 1 日起實施的《托育機構質量評估標準》明確,托育機構監控錄像資料保存期不少于 90 天。托育機構服務的嬰幼兒缺乏自我保護與表達能力,延長視頻保留時間,能更好地監督保育過程,及時發現潛在安全隱患,一旦發生意外事件,也便于全面回溯事件經過,保障嬰幼兒權益。學校校園同樣如此,校園監控視頻通常需保存數月甚至更久,以便應對校園欺凌、安全事故等問題,為事件調查和責任認定提供詳實依據,維護校園安全穩定環境。
一些特殊行業,由于其業務性質或面臨的安全風險特殊性,對監控視頻保留時長的規定更為嚴格。例如,金融機構的營業場所、金庫等重要部位,監控視頻保存時間往往較長。銀行網點每日處理大量資金交易,面臨較高的安全風險,為防范金融詐騙、盜竊等犯罪行為,以及在出現糾紛時厘清責任,其監控視頻可能需保存半年甚至一年以上。再如,涉及危險作業的建筑施工企業,根據北京 2024 年發布的相關通知,危險作業過程中的視頻資料要歸檔留存至少 3 個月,且需涵蓋作業前、中、后三個階段,這對規范作業流程、保障施工安全、處理安全事故至關重要。
企業單位監控視頻保留時長要求,是綜合安全需求、責任追溯、法規遵循等多方面因素的結果。合理設置保留時長,既能確保關鍵時刻有足夠數據支撐,又能避免因過長保存帶來的存儲成本和數據管理壓力。企業單位應深入了解所處行業的具體規定,嚴格執行監控視頻保留要求,為企業運營安全與社會和諧穩定貢獻力量。
